【賈慶軍】真正意義上的整體若何聊包養網站比較能夠——現代歷史主義的虛無及其前途摸索

作者:

分類:

真正意義上的整體若何能夠——現代歷史主義的虛無及其前途摸索

作者:賈慶軍

來源: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布

            原載于 《粵海風》2011年第5期

時間: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七月廿九日己酉

            耶穌2017年9月19日

 

內容撮要:當今史學家們想要尋求某種整體史。這一整體史不克不及靠歷史主義——無論是守舊歷史主義還是激進歷史主義——達到,也不克不及靠唯物或唯心史觀實現。東方當代科技哲學如STS本體論也無助于這一問題的解決。反而是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維方法對這一問題的研討有所助益。

 

關鍵詞:整體史;歷史主義;二元思維

 

近年來,在各種史學理論研討會中。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一種台灣包養網召喚:書寫整體史。並且,這一整體史的范圍不斷擴年夜,已經不再局限于人自己的歷史,意欲舒展到天然史甚至整個宇宙的歷史。傳統的歷史與天然之二分已經不克不及滿足史學家的需求。史學家們開始尋求通達整體史的方式和途徑。恰是在回歸整體史的途徑問題上,史學家們遭受了理論上的窘境。有的向歷史主義求救,有的依舊以傳統唯物、唯心史觀為指導。在筆者看來,這些承自東方的史學理論都不克不及妥當解決這一問題。反而是中國傳統的思維方法和理念,有助于對這一問題的推進和摸索。

 

一、歷史主義的無限之惡與虛妄

 

在整體史的內涵這一問題上,無論不合多年夜,無論是東方史學理論任務者還是中國史學理論任務者,最終都會承認這一點,即整體史就是時間歷史和空間歷史的整合。

 

這種觀點深受東方近現代思維也即歷史主義的影響。在東方近現代思維中,時間和空間都成為了不成逆的粒子流,而歷史的整體也就是時間歷史和空間歷史的整合,而歷史真實也與歷史整體緊密相連。這種歷史主義傾向在客觀史學和實證史學里最為明顯。蘭克曾大志勃勃地要為每個平易近族寫一部歷史。[1]24~25這一時空的歷史既包含物質化的歷史,也包含精力化的歷史。換句話說,近代以后人們所認為的歷史都成了時間化的。這里的時間是不成逆的時間。不僅這般,在不成逆的時間思維中,人們又接收了進化的觀念。在這兩年夜思維的影響下,歷史便成了直線前進、不斷進化的歷史。[2]90~97

 

在這種樂觀觀念下,歷史主義者們認為整體歷史及其真實是能達到的,但這種樂觀很快就遭到打擊,因為這樣的整體是不成能達到的。因為在不成逆時空中,人永遠無法窮盡時空中的歷史細節。處于時空中包養網ppt的歷史是可以無限被朋分的,在無限細小的歷史細節之海中,遺漏一點一滴都會使完全歷史不成能,而歷史真實是樹立在歷史完全基礎上的。在這樣的歷史觀念下,歷史完全和歷史真實必定是不成能的。很快,無論是從事物質史還是思惟史研討的歷史學家,都宣稱回到歷史真實不成能,完整真實地輿解前人也不成能。既然每一代人所研討的歷史不成能是完整真實的,人們聊以自慰的只能是:我們能夠達到部門的真實。恰是在這一觀念的鼓舞下,人們才投進浩如煙海的歷史資猜中。這般,歷史研討必定會成為或許是文物的不斷發現、或許是文本的不斷解釋、或許是兩者彼此結合的一門學問。但是細一剖析,我們就會看到,部門真實能夠也是個空想。假如我們將歷史主義的思維貫徹究竟的話,就會發現,這部門真實也是不成靠的。因為真實的判斷仍然是由人來做出的,既然一切歷史都消散在時間中,人又不成能回到過往,其判斷的真實性是令人懷疑的。真實性(無論所有的的還是部門的)之難達是處于一維時空觀念下的歷史學家們面臨的最年夜難題。是以,有人干脆拒絕歷史真實的誘惑,將歷史當作是主觀解釋的歷史,即歷史只存在于研討者的解釋中。這就是伽達默爾的闡釋學和福柯的知識考古學所要表達的觀念。根據他們的理論,歷史真實已不成知,我們接觸到的只要歷史文本,而這一文本還要被每一代人根據其特有的佈景包養犯法嗎從頭闡釋。[3]384~385這離實用主義史學已經不遠了。japan(日本)學者山口久和的代表作《章學誠的知識論》就是以闡釋學的理論來進行研討的,對于真實的章學誠他已沒有興趣,他只想要本身心中的章學誠。[4]1~2難怪溝口雄三會說,jap包養俱樂部an(日本)人的中國學是“沒有中國的中國學”。[5]而這種主觀闡釋傾向在國內學界正在舒展。

 

無論是客觀實證史學還是考古闡釋史學,我們都可以將其稱為歷史主義。這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傾向有雷同的包養網評價條件,即對不成逆時空的崇敬。我們可以將前者稱為守舊歷史主義,后者稱為激進歷史主義。兩者的區別只是,前者強調時空之流的連續性和統一性,而后者強調其斷裂性和差異性。換句話說,盡管激進歷史主義想要阻斷守舊歷史主義的連續的、進化的歷史之流,結果是將歷史主義推進得更為徹底。假如說守舊歷史主義是將每個時代、每個人化為時間流中的一分子的話,激進歷史主義所做的只是想將每一刻、每個人獨一無二化。而這兩者自己就互不沖突。兩種歷史主義終歸是一家人。

 

在筆者看來,無論是守舊還是激進的歷史主義,都不成能找到歷史之整體。對守舊歷史主義來說,這一整體是無法樹立起來的,因為其開端和結束無法尋求;並且其樹立起來的歷史不過是事務的聚集或粘貼,也可以說是個量的無限積累。這樣的粘合體不是真正的整體。真正意義上的整體應該是渾然為一之整體,或許說其不僅是量而更應是質的整體。質與量的完善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體。在這一整體里,量的無限性被質所駕馭,整體的意義重要由質而不是量所給予。與質的結合使量也就不再是粒子流似的量,而是一種整體融會的質之量,這樣的整體才得以衝破量的無限延長之惡,而成其為真正之整體。

 

而對激進歷史主義來說,追尋歷史整體自己就是虛妄的。它已經拒絕歷史客觀,并將歷史的主觀闡釋當作了終極真諦。[6]170

 

所以,在一維時空中,無論是強調歷史片斷的粘貼還是片斷的絕對化,都不會產生真正的整體。這就給我們以暗示,歷史整體能夠是時空與超時空的結合。而事實上,歷史主義的邏輯并沒有在歷史學家這里獲得徹底而忠實地執行。因為歷史學家(包含蘭克)始終想要在時空當中尋求超時空的東西,即意義。[1]25、27即便是后現代們的碎片化和疏散化之歷史書寫,如福柯和德里達,也沒有放棄對意義的尋求。而更悖謬的是:歷史主義自己就是一種價值或意義尋求,它想將本身立為廣泛的價值標準。在這一意義上,真正的歷史主義似乎也是不成能的了。時空歷史的意義和根源必定在時空之外,而只要尋到時空之源,人們才幹窺得時空之整體。

 

恰是對這一悖謬的覺察,有的學者提出了歷史時間的二維性,即歷史時間包含循環時間和線性時間。還有學者提出歷史時間的主觀性和客觀性。這是斯賓格勒、湯因比等人歷史觀的反應。在筆者看來,假如這一循環時間或主觀時間是奧古斯丁、胡塞爾、舍勒等所說的永恒時間,那么整體歷史的建構還有能夠。假如其不過是暫時性的時代精力、意識形態等,就仍然是在歷史主義的怪圈里循環。

 

二、二元思維的決裂癥

 

真正的整體史不克不及靠歷史主義實現,那么可否靠唯心或唯物的方法獲得呢?現今思惟考古、知識考古熱潮正席卷歷史學界,不少學者倡導思惟考古研討,與之相對立的則是對環境史、災害史、經濟史的推重。前者是科林伍德、伽達默爾、福柯的追隨者,后者是長時段、新社會史之追隨者。在筆者看來,這種二元思維也不克不及建構整體史。一是因為近代歷史主義就是東方二元思維的產物,它是將天然世界的法則運用到人類社會的結果,無論唯心還是唯物都有能夠具有歷史主義特征;二是東方二元思維中有頑固的人類中包養網評價間主義傾向。這般建構起來的歷史能否是整體的,令人懷疑。主體與客體、心與物的截然二分,自己就預設了人對宇宙或世界的認識是以人為中間的,而不是著眼于宇宙整體的。存在主義年夜師海德格爾及其追隨者伽達默爾、福柯、海登懷特等,號稱要顛覆東方傳統二元思維方法,但他們對宇宙或歷史的考核仍然帶有人類中間主義傾向。[7]348~353所謂的元史學天然也是人類中間義的產物。這種頑固的人類中間主義自康德以來就糾纏著思惟家們。將人的歷史與天然的歷史區分來看,就仍然沒有看到宇宙的整體性,人們是以本身的親身經歷來分割宇宙和歷史的。

 

後面對歷史主義已經有所剖析,這里重要對人類中間主義進行分析。在二元思維下,人們也嘗試建構宇宙之整體,但是無論是唯心還是唯物,其條件預設是分歧的,這就是主體與客體、心與物之分離。雖然其最終也要尋求一種主客體統一、人與物統一之宇宙整體。但這一整體是以主體對客體、人對物的馴服和駕馭的情勢實現的,是人將一己之意志強加給宇宙的結果。這般之整體顯然是一廂情愿。真正完全安閒的宇宙和歷史之整體仍然沒有達到。所以,無論唯心史觀還是唯物史觀,都體包養管道現的是人的一己之意志(唯物之規律也是主體建構出來的)。兩包養網單次者各執一端包養軟體相互攻伐,更像是同室操戈。各執一真個結果是誰也說服不了誰:在存在主義思惟基礎上產生的概念史、思惟史研討,終不克不及抵御唯物史觀的攻擊,因其一開始就疏忽了人之外的宇宙;而唯物史觀面對唯心史觀也沒有絕對的自負,因其對物質規律的尋求自己就長短唯物的。余英時批評國內學者從經濟角度(唯物)來研討明清思惟史為隔靴搔癢,[8]59、112而國內學者則批評余英時的內在理路(唯心)游談無根。[9]兩者皆是以偏攻偏。

 

有的學者會說,將唯物和唯心結合起來不就獲得整體之全了嗎?這般不就超出了唯心和唯物之偏頗么?如前所述,這樣的粘貼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整體。年鑒史學(尤其是長時段)、信息史學或數字史學等新興史學,以為將人類歷史的方方面面粘貼起來就是整體了。這樣的超出能夠不是真正地超出。真正的整體是主體與客體、心與物的內在融會與統一,是萬事萬物之渾然一體。而這種統一很難在東方思維中實現,黑格爾、克羅齊的徹底一元論也只逗留在主體的領域。

 

現代東方人文哲學領域雖然未有明顯衝破,但在科技哲學任務者那里似乎看到了某種曙光。如古德曼和施泰默等所做的研討。他們試圖整合“世界——認識”的關系,而這將會解決宇宙整體的能夠性問題。為達到此目標,他們必須尋求某種比“世界——認識”更高的認識體系。施泰默將這一系統稱為“天然選擇學說”。這一學說力圖提醒世界決裂為心物兩層之前的整個宇宙狀態,由此也就使整體世界成為了能夠。[10]3~5

 

另一方面的主要結果就是當代STS(Science and Technol包養管道ogy Studies)本體論的研討。STS本體論與傳統本體論分歧之處在于,它要整合歷史和天然。其重要代表是拉圖爾、皮可林、哈金等,他們力圖將重塑主體與客體、人與物、社會和天然的關系,使世界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。[11]79~83

 

但是對上述科技哲學思惟詳加考核,我們又會發現,情況并不那么樂觀,因為他們仍然是在時空宇宙中進行的某種融會和實踐,他們沒有承認或走到超時空之田地。並且其理論年夜多是在實驗室里片斷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,這能否反應底本的天然和歷史,令人懷疑。這般,他們就仍然是在結果當中尋求根甜心寶貝包養網源,也依然沒有接觸真正的天然,其人為構建的宇宙整體就沒有很年夜的說服力。所以,當代科技哲學仍然沒有擺脫人類中間主義傾向。

 

而當我們正在沒有方向之際,驀然回想,卻發現一種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整體史觀,在中國現代社會能夠已經存在了。筆者有興趣做這方面的嘗試。

 

三、整體之能夠

 

就筆者今朝識力所及,陽明心學能夠代表這一整體思維方法的頂峰。而對這一思維方法應用到最年夜水平的,當屬黃宗羲。在黃宗羲這里,整體宇宙是一個心物合一、萬物一體之宇宙,也是一個時空和超時空、變與不變合二為一之整體。

 

尋凡人懂得的黃宗羲是經世致用史學之代表,其實否則。黃宗羲尋求的正是一種整體史學。他將整個宇宙當作一個整體,天人渾然一體,宇宙的歷史也是人的歷史,兩者密不成分。宇宙之整體就是一氣,此氣是理氣合一、萬物一體之氣。在一氣中,萬物(氣)與萬物之法則(氣之主宰)同時產生(《孟子師說·堯以全國與舜章》)。氣在人即人身,氣之主宰(理)在人即性。天為理氣合一,人則身性(心)合一(《孟子師說·浩然章》)。在一包養一個月氣中,就實現了天人一體、心物一體、萬物一體,人就能感悟整體之存在。恰是這種整體思維包養俱樂部,才幹彌補東方二元思維的缺乏。因為二元思維中凸顯的是人與物、心與物之分離。在這種分離中,人和物得關系始終處于對立中,對人物關系的解決也只要兩種極真個方法:要么是人凌駕于萬物之上,以人對萬物的馴服結束;要么是人為萬物之奴隸,以物質的專制結束。最終勝利的經常是前者,因為無論唯物還是唯心,都是人類中間主義的表現,最終都將人的意志強加于宇宙。物始終沒有如其本然地被懂得。這般,人與物從來沒有被放在一個真正的整體中。

 

對于東方基于人與物分離的這種思維方法或聰明,熊十力師長教師稱之為量智。量智使人決裂地對甜心花園待事物,能夠將任何一種事物的機能、機理提醒出來。同時也就增添了人類懂得和駕馭萬物的才能。但它卻不克不及使人從整體上懂得每個事物的價值和意義。[12]24這般,量智就像一個無限的惡之循環,當其提醒并耗盡每個事物包養網心得的機能時,也是每個事物毀滅的開始。對黃宗羲來說,整體的割裂是人欲、人為之結果,其自己就是功利主義的表現。而歷史也表白,量智的盡頭就是功利主義,即尋求對各種事物的把持和駕馭。與量智相對立的,就是性智。這是一種更根源的聰明,它試圖超出萬物支離破裂的概況,發現其整體上的聯系和統一。在這一意義上,每一物都不是獨立的存在,其意義都從整體中獲得,每一物亦皆反應整體的信息。所以,在性智之下包養甜心,對任何具體事物的研討都將提醒出整體的內涵,不用墮入量智的無限循環和延長。[12]24在這里,人與物、心與物不再是分離的兩段,他們同處于一整體中,所謂“心與事融,外不見人,內不見己甜心花園,渾然至善之中,萬物一太極也”(《孟子師說·正人進修章》)。

 

這種整體思維還體現了變與不變的統一。黃宗羲說:“人身雖一氣之風行,風行之中,必有主宰。主宰不在風行之外,即風行之有條理者。自其變者而觀之謂之風行,自其不變者而觀之謂之主宰”(《孟子師說·浩然章》)。“主宰”就是使整體成之為整體的氣之年夜本,也即本質,而“風行者”就是事物之量。在這里,主宰與風行者合二為一,也即質與包養甜心網量之合一。主宰或質是不變的,變化的只是風行者或量。對于整體歷史來說,變化的只是事物之情勢,但其本質規律卻始終如一。這一整體是時空與超時空、質與量、情包養網比較勢與本質彼此融合的渾然之體。當人心在變之中體悟到不變時,對每一時刻的掌握就都能看到整體的影子。在《易學象數論卷三·恒卦》中,黃宗羲寫道:“蘇子瞻曰:‘自其變者而觀之,則六合曾不克不及以一瞬;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則物與我皆無盡也。’人但知男女飲食之為恒事,盡力與造化相摶。造化以致變者為恒,人以其求恒者受變。茍知乾坤成毀,不離俄頃,則恒久之道得矣。故爻多以飲食男女為象。”很明白,變化的是六合萬物,且其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,不克不及停得一瞬。包養軟體此一時之六合已不是彼一時之六合。但不變的是六合之整體和永恒之天道。承載天道的可所以分歧的載體,但天道自己沒有變。所以,理解了恒久之天道,就不會拘泥于變化之萬物,就能在變化之流中堅持其不變包養網站的軌跡。任何人在任何時刻完成的表現永恒天道之作品,都會長存下來。曹雪芹的作品為何長盛不衰,正因為其在無限的變化事物中體悟到了不變之永恒,所以它才沒有隨時空之流消失,而是在時間長河中閃耀著永恒之光。

 

黃宗羲的整體史學也恰是這種變與不變之統一,其思維方法的具體表現就是道器合一、心物合一、萬物一體等。這些思維方法使整體之歷史成為能夠。可以說,在黃宗羲及其繼承者那里,整體史學達到了一個頂峰。黃宗羲的經史合包養站長一、章學誠六經皆史觀念是其凸起表現,雖然章氏自己有下行(道之弱化)的趨勢。所以,黃宗羲等所向往的學問就不是狹隘的經世之學,更不是瑣碎的辭章教條、饾饤考據之學,亦不是義理(心)和事功(物)包養app、內圣(心)和外王(物)的勉強粘貼,而是一種內外、心物渾然一體之學。此學全然天然,不會決心尋求任一偏頗之傾向,所到之處皆全備無遺,正所謂“無為而無所不為”。這種整體之學恰是通達整體史學的有用途徑。

 

今朝,學者們都認識到史學理論研討的匱乏,想要尋求某種衝破。而中國傳統聰明無疑給我們供給了某種新的視角,使我們能夠不用糾纏于東方史學理論的循環怪圈。

 

參考文獻

包養意思 

[1]汪榮祖.史學九章[M].北京:生涯﹒讀書﹒新知三聯書店.2006.

 

[2]王晴佳.東方的歷史觀念——從古希臘到現代[M].上海: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.2002.

 

[3](德)漢斯-包養妹格奧爾格·伽達默爾著,洪漢鼎譯.真諦與方式[M].上海:上海譯文出書社版.1999.上卷.

 

[4](日)山口久和著,王標譯.章學誠的知識論女大生包養俱樂部——以考證學批評為中間[M].上海古籍出書社版.2006.

 

[5]楊際開.japan(日本)近代中國學的問題意識與方式探析.[EB/OL]包養平台.[20包養情婦09-01-06].http://www.aisixiang.com/data/detail.php?id=2400[6](法)米歇爾甜心花園·福柯著,杜小真編選.福柯集[M].包養行情上海:上海遠東出書社.1998.

 

[7](包養價格ptt德)馬丁·海德格爾著,陳嘉映、王慶節譯.存在與時間[M].北京:生涯﹒讀書﹒新知三聯書店.2000.

 

[8]余英時.現代儒學論[M].上海:上海國民出書社.1998.

 

[9]章益國.余英時與“儒家資本主義”思潮[J].上海財經年夜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.2006(4).

 

[10]蔣柯.透過歸納問題閱讀“解釋階梯”的認識建構效能[J].天然辯證法研討.2011(5).

 

[11]柯文.讓歷史重返天然——當代STS的本體論研討[J].天然辯證法研討.2011(5).

 

[12]熊十力.新唯識論[M].北京:中國國民年夜學出書社.2009.

 

責任編輯:姚遠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